close
從桐花季就唸說要來勝興車站.沒想到念到桐花季都結束了才成行~"~
非假日的老街只有稀疏的幾間店家在營業.沿著老街直走就會到達勝興車站
勝興車站位於鐵路舊山線上建於西元1907年.當時只是一處信號場.
民國19年(西元1930年)時由信號場變成「十六份停車場開始一般客貨業務
民國24年(西元1935年)改稱「十六份驛」到民國47年2月因行政區
位於勝興村才改名為「勝興」站一直沿用至今
車站的造型是日式木造站房.樑柱銜接完全不用鐵釘.雖歷經九十餘年
寒暑尚能原貌呈現是台灣老式車站之典範-山線中最具歷史文化保存價值的車站
這個石柱標記著台灣鐵路最高點402.326公尺
原來的售票處.站長室已改為賣紀念品的店鋪.
沿著鐵道往前走有個隧道.聽說先前掛有歷史照片供人欣賞.
不過這次我們去卻沒看到
往車站大門走出去是勝興的新地標"虎泉"水井
為了安全考量已經封閉了剩下的綠色取水器
有好多小朋友在這裡玩水ㄋ
從勝興車站離開後我們到了龍騰斷橋
龍騰斷橋建於九十年前時.原來的橋樑構成是由磚拱.鋼鈑梁和鋼桁梁
分段構成.橫跨在景山溪支流龍騰溪深谷上.可惜在民國24年(1935)
四月二十一日的關刀山大地震中嚴重損毀不堪修復
現今我們還可看到北端的六個及南端的四個橋墩遺蹟
從斷橋半殘拱口望新橋是鐵道攝影的最佳景點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廿一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
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
文建會已委由內政部營建署規劃在此地設置「九二一震災紀念物」三義鄉公所也積極
爭取古蹟保存目前與勝興車站並列為舊山線二大熱門旅遊景點
全站熱搜